很多聯賽都會選擇用外援,一般都會花費高額選用外援,那么k聯賽如何選外援的呢?k聯賽選外援的特點是怎么樣的?接下來3號體育將為大家報道此事!
自2009年起,韓國聯賽外援政策實施了亞足聯“3+1”政策。在2013年推行職業聯賽升降級之后,K2聯賽也采取了“3+1”政策。所以兩個聯賽的職業組是平等的,和“金元時代”的中超俱樂部不一樣,追求大牌,韓國聯賽的外援選擇相對理性,相對市場化的考慮更多。
在選擇外援方面,韓國聯賽相對理性、務實。這只是一種弱小的補充,而且一旦覺得自己的位置很好,他們就不會用外援。在2012年下半年,由黃善洪率領的韓國浦項鐵人隊奪得杯賽冠軍和聯賽亞軍,完全是由于他們放棄了原來的兩個外援,采用了“全韓班”戰術。所以在2013賽季,浦項就完全用韓班來完成了整個賽季,并贏得了聯賽+杯賽的“雙冠王”。
浦項的成功給球隊帶來了很多啟示,越來越多的韓國俱樂部開始把外援視為“雞肋”;除了需要打亞冠,爭取名次的球隊之外,韓國很少有俱樂部用滿4個外援。這種趨勢在2017年的轉會市場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。截至目前,首爾、全北、濟州、蔚山、水原、浦項、大邱等K1球隊以及大部分K2球隊都是3個外援配置,其中有的是“1+2”的配置,有的甚至放棄了亞外。全南,江原,還有K2的富川,這些3+1的隊伍,都是另一種選擇。
當然,聯賽的轉會窗口仍在進行,任何結果都有可能。例如以前的外援引進失敗的K2首爾衣戀,他們仍在積極尋找合適的外援。
以上就是有關k聯賽選外援的特點,k聯賽如何選外援的全部內容,想要了解跟更多有關k聯賽的相關資訊,歡迎關注3號體育!